知识共享组织的宗旨和历史以及本站发布内容的说明
3561 views
2014-09-09 18:12:56
“保留部分权利”:构建合理的著作权层次
对创造性控制的讨论往往会导致多种极端的发生。一个极端是一幅完全控制的景象——一个每一次使用作品都受到规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所有权利都被保留或者说许多权利被保留是一种常态。另一个极端是无政府的混乱景象——一个创作者享受广泛自由,但权利易于被非法利用的世界。平衡,折衷和适度这些价值理念——曾经是同等重视创新和保护的著作权体系的推动力——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知识共享组织致力于恢复这些价值理念。我们使用私有权利去创造公共产品:允许将创造性作品自由用于某些用途。就像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合作和共享思想,但是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是自愿和自由选择。我们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全世界最好的方式,在鼓励使用其作品时保护他们的作品——即宣布“保留部分权利”。
因此,知识共享组织现在和未来实施的项目,其唯一的目标就是:在默认的限制性规则日益增多的今天,构建一个合理、灵活的著作权体系。
2002 年 12 月,知识共享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著作权许可协议,以供公众自由使用。受自由软件基金会 GNU 通用公共许可(GPL)的启发,知识共享组织发展了一类网络应用程序,帮助人们把他们的创造性作品贡献于公共领域——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保留他们的著作权,而授权他人针对特定用途自由使用。与 GNU 通用公共许可不同,知识共享许可合同不是为软件设计的,而是针对其他种类的创作性作品创设的:比如网站、学术、音乐、电影、摄影、文学、教材,等等作品。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和完善前人为多样化的创造性作品所创制的公共许可协议等已有成果。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增加在线创作素材的数量,而且希望能够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更加廉价和容易接触到这些资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已经以机读的方式,发展了能够将创造性作品与公共领域或者许可状态相联系的元数据。我们希望这能够使得人们可以运用搜索程序或者其他在线应用程序去寻找,例如,在对摄影创作者署名后,即可以自由使用的作品,或者无任何限制地复制、发行、出租或者节选使用的歌曲。我们希望机读许可提供的使用便利可以促进减少抑制创作性的一系列障碍。
知识共享组织历史
在公共领域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知识共享组织成立于 2001 年。它的董事会由网络法和知识产权法专家 James Boyle,Michael Carroll,Molly Shaffer Van Houweling,Lawrence Lessig,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 Hal Abelson,曾经做过律师、纪录片制作人,后来成为网络法专家的 Eric Saltzman,知名纪录片制片人 Davis Guggenheim,著名日本企业家 Joi Ito 以及公共领域网络出版商 Eric Eldred。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以及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同事与同学对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知识共享组织目前坐落在旧金山,其董事会负责监督领导着为数不多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在技术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下开展工作。
Creative Commons 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引进
中国大陆引入 Creative Commons(CC)协议(未本地化版本)的活动始于 2003 年。
2003 年 1 月,在 CNBlog.org 网站上出现了介绍 CC 的文字。该网站开始采用 CC 协议并在博客群体中推广该协议。2003 年 8 月,致力于科学文献开放获取的中文网站“奇迹文库”(qiji.cn)创始人季燕江通过“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期刊接触到了 CC 协议,并开始与 CC 网站所提供的英文版许可协议建立了链接,采用 CC 协议,同时在其网站上翻译了 CC 协议中的普通文本(COMMON DEED)。
同年 11 月,CNBlog.org 与 Creative Commons 国际(iCommons)合作推出 Creative Commons China 项目,由 CNBlog.org 创始人毛向辉担任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在这一阶段,当时的项目团队进行了 1.0 版 CC 协议的翻译工作,1.0 版 CC 协议草案将 Creative Commons 翻译为“创作共用”。同时,尚未本地化的 CC 协议版本(英文版本)在这一阶段为一批较早接触该协议的博客所采用。
二、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与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
2004 年春天,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网络与社会中心网络法诊所计划创始人、CC 总部法律顾问 Diane Cabell 的组织下,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张金飞与卜元石完成了更新版 CC 协议(2.0 版)的文字翻译并根据中国相关的法律对中文版 CC 协议内容与表达进行了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王春燕应邀对该协议的翻译提供了意见。
2004 年 9 月,受 Creative Commons 国际(当时称为 International Commons,简称 iCommons;现改称为 Creative Commons International,简称 CCi)的委托,王春燕教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 MIT&;amp;CORE 开放课件国际会议,并在该会议上介绍了中国著作权制度及 CC 协议。
2005 年 1 月,Creative Commons 国际(CCi)主任 Christiane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任命王春燕教授担任 Creative Commons China 新的项目负责人。随后,王春燕所任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 CCi 正式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人大法学院成为 CC 组织在中国大陆的合作机构。鉴于 CC 国际合作项目是以司法管辖区而不是以国家为基础设立的,CC 本地项目的官方名称由原先的 Creative Commons China 正式变更为 Creative Commons China Mainland(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也称为 CC 中国大陆项目)。CC 中国大陆项目负责 CC 协议的翻译与本地化,以及与本地化协议相关的各项推广工作。
自 2005 年 4 月,CC 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王春燕教授主持了 2.0 版 CC 协议的翻译与本地化工作,该项工作以由张金飞与卜元石完成的 CC 2.0 版本中文草案为蓝本开始进行。时任项目助理的郑毅和辛省志对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陈洁和曹静等也给予了协助。
在 2005 年 12 月-2006 年 2 月,2.0 版本 CC 协议草案开放网络公众讨论,网友们通过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的 GOOGLE 论坛对协议名称、非商业使用条款的适用、URL 等用语的翻译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2 月 18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了 CC 协议草案专家讨论会,数十位来自北京市各级法院主审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官、知识产权学者、律师、学生等参加了该讨论会。陈锦川、刘勇、张今、高思、赵晓力、李旭、金勇军、张勇凡、刘晓春等专家学者对 CC 协议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制度如“合理使用”,以及一些用语和措辞的完善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的 CC 协议文本(2.5 版本)吸收了许多网络公众讨论和专家讨论会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准确、充分地表达 CC 的开放性理念,同时更有利于在中国大陆推广、普及 CC 协议,经征询国内外众多人士如 MIT 王瑾教授的意见,Creative Commons 的正式中文译名确定为“知识共享”。
三、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正式发布
2006 年 3 月 29 日,经 CCi 批准的中国大陆版 2.5 版 CC 系列许可协议在北京正式发布。
在李宁公司的资助下,CC 中国大陆项目组织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主办的中国大陆版 CC 系列协议发布会。来自各个领域的创作者、CC 用户与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版权局、文化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开放教育协会以及各高校、律师事务所、研究机构、新闻单位等机构的人士一道庆祝此次发布会。来自 CC 总部、CC 国际以及哈佛大学、MIT、互联网档案馆等相关机构的人士也前来参加该发布会。CC 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西格(Lawrence Lessig)先生在发布会上作了题为“CC 协议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的主题演讲。时任 CCi 主任的 Christiane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女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 CC 国际及其所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在各司法管辖区的发展。有关 CC 发布会的消息通过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中国重要的媒体传递给了公众。
自发布之日起,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免费向公众开放使用。
CC 中国大陆项目官方网站(cn.creativecommons.org)同时正式上线。
四、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建立与项目团队的发展
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正式发布以后,CC 中国大陆项目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2006 年 5 月,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立。MIT 的王瑾教授任顾问委员会主席,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境内外各个领域的代表。顾问委员会在项目的发展计划、资金筹集等问题上提供顾问意见。顾问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给予了项目重要的支持。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也得到了发展,由 2006 年 4 月之前的 3 名成员(项目负责人王春燕、两位项目助理郑毅与辛省志)发展为 2008 年初的由 10 名成员组成的团队。
五、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推广与发展
自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正式发布以后,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在推进本地化版 CC 协议的认知与使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为了向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地域推广中国大陆版 CC 协议,CC 中国大陆项目展开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这些推广活动包括 CC 沙龙、CC 生日会、CC 学术研讨会、CC 摄影大赛等(详细内容可从 CC 中国大陆项目官方网站 cn.creativecommons.org 获得)。在项目推广工作中,我们与许多机构比如搜狐网、谋智网络、中国开放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在线、新摄影网,打工青年艺术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在推广过程中,项目团队同时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众多志愿者,尤其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徐悲鸿艺术学院的志愿者的支持。
除了各种推广活动,CC 中国大陆项目还通过参与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和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会议,向各个领域的听众介绍 CC 协议,解答疑问,扩大 CC 的社会影响。自 2004 年秋天以来,CC 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应邀在有关开放教育、科学数据共享、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国际音乐论坛、中文网志年会等会议上介绍中国的著作权保护与 CC 协议等话题。
自 2007 年夏天开始,CC 中国大陆项目获得了福特基金会的慷慨资助。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保证了 CC 中国大陆项目得以持续发展,并为上述各种推广活动的举行提供了可能。
两年来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各界对 CC 协议的认知以及 CC 中国大陆版许可协议的使用人群均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