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场合引用经典的传播意义
3255 views
2016-11-20 07:40:28
一个人私下里看什么书,任何人无权干涉。但是,人一旦在公众场合里讲话,就将负起传播的责任。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受众。这种“影响”,既不是枪打靶子的“子弹论”,也不是发现意见领袖的“两级传播论”,更不是毫无影响的“群众眼睛雪亮论”。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讲的话里,并非每个句子都对每个人起同样作用,我更倾向于“获取价值论”——受众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对他们影响最大。
因此,当一个人,尤其是“圈内名人”,通过演讲或写文章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他所引用的对象和内容,就会对读者听众产生引领作用。这种引领是引导还是误导,便与具体内容和对象有关了。比方说,一个名作家,或者被认为是圈内成功典范的人,在谈及自己成名之路时,随口引用的都是外国大师们的话,外国作家的经典。那么拥趸们,和反对者们,为了跟他达到互动(歌颂或谩骂),就会试图去了解这些经典,或者唤起对这些外国书的记忆(相当于复习了一遍)。而粉丝们还有另外一个并发心理,他们会认为偶像的成功依靠的是这些书,于是如获至宝,彷如窥探出了点登顶的奥秘。
然而我们不得不警惕外国文化的副作用,那其中,有意无意地蕴含了大量的西方价值观,许多如今我们中国人都觉得自然而然,以之为“现代”的东西,其实与中华传统思想是相悖的。我们之所以认同它,并觉得它美,是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是在西方(包括日本、韩国)的价值观中浸润长大的。我们看的是日本动画和好莱坞大片,与我们毫无关系的一些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我们的大脑。
但是如果光是如此,外来文化也不能轻易得逞。最使中华文化在年轻人心中崩塌的是,我们真正的传统没有了。许多所谓的“中国风”,“传统文化”,都不过是生硬造出来以供“传承”的牌位,真正的体系早已散架,自几代之前,就已经认不出模样。所以当中国人看韩剧,总是笑他们动不动就吃“泡菜炸酱面”的时候,反观我们的国产剧,除了拙劣苍白的对话和混乱不堪的价值观念以外,到底还传递了什么。
所以今天的人写文章,在引述经典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引用华语经典呢?难道中华的东西就那么不堪么?在我看来,这不是文学层面的错误,而是传播层面的粗放。文学讲究贴切,但传播是讲究“心机”的,没有心机就没有传播学,就如同没有利己心就没有经济学。如果你细心观察,美国的电影和动画,总会有意无意地在小角落里出现他们的星条旗,或者红蓝主色调。这就是一种传播的“心机”。你说它是套路吗?不,你不单不觉被套路,甚至还很受用。而中国的文化产品,不用国旗则已,一旦出现国旗,要么占据中心要害,要么满屏皆是。
那么西方经典是不是不能引用。当然不是。倘若写作论文等专业材料,需要引用时自然要严谨地明文标示。但如果只是较为轻松的访谈、谈话和非专业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我们大可将其思想先消化,加上我们的理解再表述出来,这样就可以隐去一定的负面传播,增加对华语经典的传播。我认为现在的国人还没有这类意识,这或许跟人们对本国文化不自信,以及缺乏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有关。
观点表述至此已经结束,但我还想作一更深层的探讨,西方的人文理论就真那么好吗?它真的具有普世价值吗?我也认为需要仔细辨别,区分对待。当一个人处于西方价值观营造的语境中时,他就会完全以西学为尊,无法抽身其外,以为自己掌握了世界最新动态,写起文章来不引用几句“克斯”,几句“斯基”就感觉逼格有失。因为人总是觉得自己通晓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然而世界终究是民族的、地域的。西学中有先进的成分,我们应该对它加以研究,但不该成为迷信。就好像天上飞过一只别类的鸟,在你的巢里下了一个蛋。你却友善大度地将孽畜视若己出,将它细心养大,可它终有一日叛离你。
对西学理论的盲目崇拜表现在方方面面,我曾经也自学过一些建筑理论。当今的中国在建筑理论方面,也是基本以西方的审美为最高。而非学院的建筑,则多是低水平仿制西方古典。顶多在上面加个“象征”中国的“瓜皮帽”而已。后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师们提出“地域主义”,注重当地文脉。中国的理论家们也就开始跟风。
其实,在我看来,“地域主义”这个翻译是多么宽泛无力。对于我们这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家来说,所谓“地域”,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真有心提倡“地域”文化,推广普通话教育的同时,是不是也该重视一下对“方言”的保护呢?没有,我所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讲家乡的方言了。
关于这个概念,我在前些年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结合古代经典,找到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词,叫“民歌化”。我所指的民歌,不是现在电视上听到的什么苗族民歌藏族民歌,而是《诗经》里头的“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有几个特点,非常符合我们今天所应该提倡的精神:
1.产生于民间的,日常的,生活的。由下至上的。
2.地域的,方言的,有“鲁风”、“郑风”、“卫风”、“楚辞”等
3.深入人心的,可传唱的。比如人们形容柳永的词妇孺皆知,便说“有井水处,便可歌柳词”。它是本身是“雅”的,但喜欢它的人又可以是众多“俗”人。避免城市中的建筑大俗对大雅,给人们的审美造成混乱。
4.生动、活泼、流动,形式不拘。
……
有的人会说,不就一个称谓嘛,何必那么较真。其实称谓本身就是一种强力的心理暗示。例如我们今天对风景名胜的态度,大陆地区说的是“开发”,于是我们所见的就是自然景区不断地被破坏,拦路收费,放牧式管理,人满为患。而港台地区的相关文本则叫“养护”,所以他们对于古迹更有一种虔诚心。他们也收费,但也积极地保养景区,绝不以经济利益为肯綮。称谓指认的是政策导向,也为我们划定行为准线。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回文学,我们就可以有个基本的认识。有些作家,尤其是外国作家,他们的那些主张,不见得就是一字不改的真理。那只能代表他们探索本国语言使用可能性的经验或个人癖好,是他们针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事件的诠释方案。而缺乏思辨精神的中国后学者们,就只会用西方的“山花”和“柱式”强行垒出一栋“欧陆风”来。这固然可以吓吓那些同类中等而下之的观众,然而文化是割裂的,语境是缺失的,我们给它贴再多的中国金箔,也掩盖不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实。面对西方文学理论,我们只需“择其善者而从之”,但最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要先有“择”的能力,也就是辨别能力。这种辨别能力既要求客观,也要求主观。既要理性论证它的价值,也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