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
3505 views
2017-12-29 15:22:49
写作是没有普世意义的,就像人生没有恒定意义一样。写作的目的无非自救和生活。自救是对具有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的个体而言,它只是自我救赎万千方式中的一种。生活是对选择依靠写作而获取世俗物质以求生活所需,它只是万千职业中的一种。
某些人告诉你,写作是崇高的行为和艺术,写作能够得到心与心的沟通,能够洞察人性,挖掘人间一切善恶美丑。对此,我先呸一下。
所有的价值和意义都是被人阐述出的,所以常会有人拿着道听途说雅斯贝尔斯的“灵魂救赎灵魂”来说事,猛的一听,是那回事。仔细一想,还不如猛的一听,别人只是外因,真正的救赎必是自救。
某些人告诉你,要多读书,多学习别人的文章,拆解别人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你可能不知道,需要读书的人未必读书,但这绝不妨碍他教人读书。
许多人没有系统化地学过写作,甚至没有系统化地读过书,所以他们写不出散文和小说。有些人转向教人读书,教人写作,教人分解知识,他们是聪明人,但绝不是有智慧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害人就算了,为此还放弃自我探寻,或许傻子才做得出来。
读书应分阶段的同时要适可而止,读书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个人的发展。许多书籍的论述停留在过去,并不能对当下和未来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许多时候对于个体而言,需要的更多是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读书还会迷失方向甚至丧失自我,摇摆不定没有主见的人是最大区间的受众。无法分清真知识和假知识,所有的知识照单全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生拉硬扯并自以为是,这会加重自负和虚荣,把自我束缚在幻觉和假象当中。
书不是用来铭记的,而是用来反思的,铭记只会增加痛苦,反思才能带来成长。
大部分人并没有学到真知识,因为没有直接经验作为建构的基础,恰恰相反,他们学到了许多无用的名词和概念。有人反驳这些知识都是隐性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未来势必会对我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按照这个逻辑,一直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学习那些名人我们岂不要成神?这在本质上是自欺欺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连原理都一知半解,方法论更是莫大笑话。例外就是,除非你是天才。
许多人指望依靠写作赚点外快甚至养家糊口,过着富裕的生活,写着从实的文字。这只能做梦时想想,稍微读点历史就会发现基本不可能做到。坐在金碧辉煌的房间里研究王阳明的心学,能研究出来什么吗?能。真能吗?能个屁。去体会一下王阳明的被贬农场的类似经历或情景,感悟远比这个来的实在。
作家的本质和清洁工一样,都是依靠劳动进而转换。作家只不过需要一定的训练(读书、练习等),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过程,所以他们根本就成不了作家(狭义的)。
除了小说和散文,许多文章都只是信息的整合加工。对于其中的大部分而言,根本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既没有提供新知,又没有提供思考,更没有提供具体或抽象的方法论。
一个事物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不同的利弊,随便拿出个观点,找一些资料,稍作加工,一篇文章便出来了。稍稍花费时间,逼格也会随之上升。
有些人以字数自诩作家,以粉丝和阅读量为荣,相互吹捧,互相点赞、评论,这是典型的“底层形式主义”。其实他们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而已,对于大众而言,外在的时空和情景的作用在某些时候是会起决定作用的。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些平台的红利期,随便换个人照样可以替代。
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嗨的作者,多学习自嗨的文章,那些文章远比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文章强百倍。自嗨的文章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都是一尘不染的初心。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那些自嗨的作者很可能是不愿浪费时间在形式上的。
为了一些外在称呼和头衔不惜放弃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简直比傻子都傻。那些东西只是后台的一个编码,动动鼠标的问题,决定不了命运,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依旧唯有自己。
证明别人的愚蠢并不能使自己变聪明,一味浪费时间在口诛笔伐的声讨大军中也很愚蠢。总有需要被引导,救赎本就属于自己的事。每每想到大部分问题基本都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解释便会释然,哪怕只是个人意识形态的欢呼雀跃。
一条河流,有人看到了河中的鱼,有人看到了岸上的风景,有人看到了自己的一生,有人看到了朝代的兴衰,有人看到了宇宙的奥妙。看到鱼的人总说他看出了宇宙间的一切,于是其他人便跟着他学习如何看宇宙了。
对了,生活可比写作精彩多了。
本文来自简书,作者:抑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