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每日写一篇文章的媒体人,是如何源源不断找到话题的?


2758 views

2017-04-30 06:09:23

把每天的新闻中的一部分当成问题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行。想想知乎上有些人,天天都在回答问题,甚至不止回答一个,甚至答题一般都具有说理性,有点篇幅,就不难理解了。这里面的基本道理有相通性。关键在:热情+产生问题+自身修养。 但也有几点稍有不同,知乎上答题,得考虑提问者的需要,更偏重就事论事,更体现为个人见解,也能包容极端的个人见解。而媒体上的评论或某些专栏评论的撰写人提供的评论,除和某媒体的定位有关外,会更注重公众性、热点性、针对性。如果作者不注意,编辑也会通过编辑、发表行为及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提示作者注意。 这里面有个道理,即媒体得随时考虑,他的读者群,期望看到什么。评论或文章写什么,首先得考虑公众性,作者得把个人的偏好作适度压低,把公众放在首位。作者的评论或文章,不仅是个人的看法和影响,往往也是媒体看法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如果媒体并不赞成作者的看法,或者认为作者的看法与本媒体的看法有冲突,但觉得作者的见解有价值,会以编者按或编后等类方式,加以说明。 不应该把媒体或编辑的这个要求,简单地只看成是制约,更重要的也是在制约条件下,对某些意思的强化和放大,以及对不同公众的照应和兼顾,以更好地施加影响,供给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从而体现媒体的一种责任和特色。 对于一个常为某媒体或某几个媒体提供文章或评论类文章的作者而言,他得常研究这个媒体或这几个媒体的动向,研究公众的关注点,以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知识类普及的作者,会有所不同,比如我常见一些营养学家、心理学家,在报上撰文或针对读者提问撰文,重在知识讲解和传播,也会注意到公众需要,但和就社会、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或评论或表达意见,还是有很大区别。 写本身会强化作者的关注,越写会越关注,越写对文体的把握越熟,最终就能做到天天都有。即使有过天天都有文的作者,隔段时间不写,在把握动态上就会少些灵敏,手也会生,得恢复一下才行的。

上一篇:你的消费欲望正在拖垮你

下一篇:老板说好好干不会亏待你,员工信以为真结局凄凉

扫码与我联系

★ ★ ★ ★ ★

“感谢你的鼓励与陪伴,我们的坚持才有意义”

创新与发展 – 优客记录保留所有权利

站内搜索 鄂ICP备16016329号-1 鄂公网安备42022202000038号